当前位置:范本网各类稿件内容页

2024运动会的稿件(20245篇)(汇总5篇)

2024-07-01 07:54:01各类稿件访问手机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2024运动会的稿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24运动会的稿件范文第1篇

本刊立足集装箱运输市场,设有高层论坛、集装箱运输、港站码头、集装箱工业、多式联运、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法规与案例、企业纵览、知识窗、市场经纬等栏目,全面涵盖集装箱运输行业的相关内容,专业特色十分鲜明。凭借独特的专业优势和媒体优势,本刊的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本刊理事单位已发展到70余家,包括港航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等,具有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特点。由于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刊被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和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指定为合作媒体,被全国集装箱道路运输行业协会联席会议、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指定为公告媒体,并被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多家数据库2024近年来荣获教育部科技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首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第三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上海市新闻出版(版权)业“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期刊编校质量检查”优秀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等多项荣誉。

为进一步扩大稿源,增加刊物信息量,本刊特向社会各界征集集装箱运输领域的原创性稿件和摄影图片,投稿须知如下:

(1)稿件应紧扣集装箱运输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2)本刊鼓励在线投稿,作者可登录本刊网址,按照提示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并激活后即可进行在线投稿;

(3)请勿一稿多投,并保证稿件未侵犯他人著作权,凡因著作权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

(4)本刊通常自收到稿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告知作者审稿结果,在线投稿作者请关注投稿系统中的稿件状态,电邮投稿作者请注意查收邮件;

(5)凡本刊录用的文章,其与本刊相关的2024出版、网上传播、电子制品等权利即归本刊所有;

2024运动会的稿件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11 ― 02

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新闻工作来说,创新尤为重要,因为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别于其他精神产品的最大特征就是报道新的事实。作为新闻从采访到播出的过程中,对稿件进行取舍编排,起到中介桥梁作用的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工作中是否有意识的创新,对提高新闻质量,打造精品节目,有着不可忽视,重要的作用。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需要,以新闻素材和新闻稿件为基础,进行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2024体,再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电视新闻编辑(以下简称编辑)在这个过程中以新闻事实为依据,对新闻素材进行二度创作,这既然是一个创作过程,那么编辑就需要有意识地去创新,进而提高新闻节目质量。

(一)组稿方面的创新

组稿是编辑工作的前奏,编辑要根据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形势变化和节目特点,确定当前宣传报道重点,及时组织稿件,为更好编排新闻节目做好铺垫。

组稿既是编辑主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确保完成编辑任务的主要措施,这一点只需引用夏衍同志的观点就可以明白。夏衍曾说:“主动的编辑,自己主动找题目,主动找作者,主动根据宣传需要和读者需要进行工作安排;被动的编辑,就只是被动应付,作者来什么登什么。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编辑,须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服务,千方百计地满足受众需要,决不能被动地凑篇数、随便对付。要在工作中及时捕捉新闻信息,确定选题。新闻报道选题不等于新闻线索,新闻报道选题是经过新闻专业人员对新闻线索的认识深化和思维创造的结果。编辑要根据不同记者的特长而进行不同的选题计划安排,同时提出写作要求和条件,引导和配合记者进行写作。

组稿是电视新闻编辑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能不能组织到高质量的稿件,可以看出一个编辑的能力。这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包含了电视新闻编辑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或思想,所以编辑可以说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编辑通过充分运用各种编辑手段创作出更具个性化的新闻节目,从而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无限的魅力。

(二)修改稿件方面的创新

修改稿件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修改稿件的过程也是编辑把关的过程,编辑要有极端负责的精神,才有可能把好这个关。工作中,编辑要把稿件的思想内容、基本事实或材料运用、文字表述等方面有某些欠缺的都进行修改,任何新闻稿件在编辑眼中都是半成品,通过编辑的修改,新闻稿件才能由“半成品”制成“成品”。修改稿件是一种艰苦的劳作,编辑既要考虑作者的思路,又要面对受众的要求,只有尽心去修改,才能将稿件修改得融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介绍知识等为一体,满足社会需要。

稿件修改的范围小到稿件的文字、语法、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稿件的结构和形式,大到稿件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都要一一认真地加以考虑和修改,做到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差错。

稿件修改是对选定的新闻进行净化和优化。新闻稿的修改由于有较强的时间限制,编辑对稿件的把关主要掌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治思想关和事实关,看新闻稿件的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起到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和是否事实;编辑要尊重稿件所写的事实,对事实表示怀疑,要运用分析法和核对法、调查法去校正、删节,但不能任意改变和增加事实。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首先要求稿件内容必须具有新闻价值,稿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要绝对真实、准确,不能有丝毫虚构、夸大、缩小。另一方面要把住文字技术关,修改稿件中的文字差错,同时对文字语句进一步加工。新闻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修改新闻稿件语言上要做到:具体性、简洁性和时代性共存,在新闻稿件里状物、叙事、都要具体,要言之有物,符合实际,才能准确的反映出事实,给人产生与真相一致的印象。简洁明了,开门见山,让受众很快的了解信息,是新闻的显著特征,也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的特点。新闻语言一方面应以现代汉语作规范,一方面也应随时反应和吸取新出现的健康流行语,这样既能跟上社会发展,又领时代语言风气之先,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说编辑修改稿件要从小处着手,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力求简洁,精炼,做到字斟句酌,严格把好这两关,是新闻编辑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三)编排稿件方面的创新

编辑要按照一定的指导方针,对稿件进行取舍、编排,这种排列不是随意无序的,而是要反映出舆论的导向,达到传递信息,教育引导的目的。新闻编排是否得当、巧妙,直接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和舆论导向,要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必须走出僵化的模式,努力使编排手法更为科学、灵活,更为受众接受,根据自身工作,总结出目前新闻编排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1.主次编排。对一般性互不关联的稿件,采取先主后次,先重要后次要的原则编排,这也是电视新闻普遍最常见的编排原则。

2.对比编排。将好的榜样和坏的典型编排在一起组成对比报道。这种方式遵循了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又旗帜鲜明地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体现了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相结合的作用。

3.集纳编排。就是将有相同主题或相同内容,相同特征,相同体裁的新闻稿件排在一起,使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变分散为集中,说明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

4.配合编排。即根据稿件内容和实际需要增补各种新材料,对原有稿件内容进行论证、补充和解释,以增强新闻的说明力和感染力,提高可视性。

5.包裹式编排。就是将若干条消息编排在一起,各则新闻之间互相补充,互为背景,突出同一新闻主题,使人们了解一个事件的各个侧面,获得全面信息。

(四)发表言论方面的创新

编辑发言就是发表言论,编辑发言有利于新闻主题的深化。常见的形式有短评、编后话、本台评论等,这些新闻体裁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常常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言论依其形式轻巧,话就需要说的精彩一些,精彩的语言所讲的道理,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总是给人悦耳的心情。因而,言论这种讲道理的文体,其得失往往取决于语言的活力有多大。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视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注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可以说,创新是电视新闻工作的灵魂,当然也是新闻编辑的灵魂,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创新是永不停止的发现和创造,没有创新实践,便不会产生有价值的精品。编辑只有将新闻节目当作一部作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基础上,对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去雕琢,最终才能创作出一部令人欣慰的作品。编辑在创新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重视头条新闻。编辑应把那些紧紧围绕大局,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绩,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关心问题的新闻多上头条。

注重有效信息量。有效信息量是指受众从该媒体传播中获知的和认同的信息数量。编辑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能传达给受众多少信息,对于受众求真、求知、求用的心理究竟能有多大帮助,不要只注重新闻的信息含量,提高其有效信息才是最终目的。

突出地方特色。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的特色,每个区域的受众最关心最乐于接受的也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要进行选择,组织那些具有当地经济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色彩,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发挥电视优势。声画合一是电视的特点,也是电视的优势。电视新闻节目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作为编辑要注重同期声的运用,注重各种报道体裁的选取,注重画面文字的搭配,要注重增强新闻的生动性和贴近感。

编排要有美感。编辑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要跳出常规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想“新点子”,在润色稿件语言、搭配画面文字上下功夫。有逻辑、有技巧地编排每条新闻可以使其美学价值充分地体现,能够处理好这一点,电视新闻节目也一定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才会更有看头。

策划主题突出。一类是配合政府工作的主题进行宣传,这类新闻在宣传好政府工作的同时,又能吸引大众目光,是对编辑策划功底下的一大考验。另一类是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突发性事件很难掌握,但可以通过好的策划,及时、全面地反映事件。再次是适合栏目的重大题材报道,编辑必须有选择地策划一些有广度深度的重大报道来体现栏目的创办方针、舆论导向。

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不单要表现在编辑过程,还要表现在对自身素质的修炼上,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取决于记者编辑的素质,提高素质主要靠个人修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条件。好的编辑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准确灵活的运用。要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正确,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明确的社会导向意识。同时,编辑要有广博的学识,编辑所接触的稿件往往涉及诸多学科,编辑应该“一专多能”,要有意识地多学习,勤思考。在工作中,编辑要培养自己较强的预测力,决断力和创造力,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实质,突破陈规陋俗和条条框框,以崭新的思维和理念,做出惊人之举。电视新闻编辑是幕后工作者,但其肩负的社会职责却是非常重要的。编辑要正视这种职责,严谨自律,保持一身正气和健全人格,在“为人作嫁”中实现灵魂的净化和精神升华。

2024运动会的稿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闻策划;电视新闻;编排手段

前言:作为重要的电视创作环节,电视编辑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主要包括创作层次与技巧层次两方面。编辑思维贯穿于电视节目创作的整个环节。我们常说的电视新闻就是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工具,传播报道新近发生的各种现实事件。电视新闻编辑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协调编采人员,进行新闻资源整合,并以基本专业知识及其相关政策为基础做出正确的新闻判断,进行新闻取舍、标题制作、画面编辑、稿件整理、再现真实新闻、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落实编辑政策以及承担社会责任。也这就是对素材的新闻编辑“再创作”。

1新闻编辑含义

我们将新闻编辑含义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新闻编辑工作者指人,二是新闻编辑这项工作:电视新闻编辑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从编辑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编辑以一个完整的、固定的新闻事实为根本出发点,这就是广义上的新闻编辑;而在新闻编辑的狭义概念中,新闻编辑主要以采访素材的加工及合成为主,反倒忽略了编辑对采访的指导和策划作用。

新闻编辑工作不但是采访素材前期程序化整理的过程,而且也是再创作过程,它实现了对新闻材料的充分运用及筛选,其中既有自我思想创造又不乏自我观点创造。我们可将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具体分为:第一翻阅、了解新闻素材;第二,进行稿件的撰写、加工和修改;第三进行换面编辑;第四声音编辑;第五编辑新闻中的字幕、特技和动画编辑;第六检查修改新闻稿件。

2新闻编辑进行再创作必须具备的技能

新闻编排不断要遵循一定的规矩,还应打破陈规旧俗,不断实践和探索是编辑成功的关键。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求实、求新、求准、求快以及求变的意识、工作作风与素质,刻板、反映迟缓、保守和因循守旧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大忌。好的新闻编辑应当紧抓社会主流、时时掌握最新动向,这两方面是需要编辑长期训练的工作素质之一。编辑应在时刻以新闻业务为先,了解什么时刻要报道什么、应报道什么、怎样进行策划和报道、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报道效果。

2.1具有升华和提炼主题的能力:一个好的编辑,首先要是一个好记者。只有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和文字功夫是无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的。编辑大部分时间是进行图像筛选和整合,不了解新闻采访拍摄,那么对记者与通信员所发的信息自然就难以修改。再者编辑应准确把握记者稿件。学者型新闻编辑是当前行业中极为缺乏的人才,为广大受众提供知识和真理是新闻编辑工作的根本目的。为了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编辑工作者应不断进行学术研究,争取取得某个领域的知识特长、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充分运用在新闻报道中。提炼、升华主题,能够提高新闻的群众号召力和感染力;引发受众深入的思考,弥补其不足。

2.2具有电视画面的驾驭能力:编辑必须能够熟练的掌握节目剪辑技术,将电视编辑同报纸广播编辑相比,他既要能够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同时也要能够熟练掌握音像语言的运用,其中动接动、静接静、起幅落幅等是最基本的画面剪辑、同期声运用都是编辑应具备的能力之一。画面剪辑必须同时遵循事件任务和发展关系的内在逻辑原则、词声画的对位解说原则,单纯的追求声画对位就违背了画面剪辑内在逻辑原则。易造成观众视觉逻辑混乱,使观众收到的新闻信息为零散、不顺畅的。首先我们应遵循清楚、自然、生动和必要原则,实现解说和同期声的相互补充和互为补助的效果。在电视技术快速发展中,非线性的编辑系统操作是编辑必须掌握的。单条新闻剪辑、多条新闻组合以及后期导播切换是节目剪辑的三个重要环节,新闻包装固然重要,争分夺秒也不可缺少。新闻内容与形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画面制作。新闻编辑首先应遵循“图像优先”原则。充分了解编辑“再创作”中的图像。利用稿件解释画面。新闻编辑中应当画出声随,声画对位。解说与画面相互辅助,以解说加深观众对新闻报道的理解,以画面加深观众印象。运用同期声同时也增加了新闻的生动和完整性。

2.3具有灵活运用编排的手段:编排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够增加稿件的重要性,加大其影响力度。它是“再创作”中的重要技巧之一。编辑可将内容相近的稿件进行综合叙述,实现对内容和形式单一稿件的组合,丰富内容、使形式多样化,增加新闻信息量与厚重感。编辑还可在稿件编排时,运用对比手法联系起稿件,已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编辑应将内容不同的稿件,进行分门别类、重新组合,进行比较再创作,使观众观看之后,深刻全面了解新近发生的新闻内容、重点。

编辑“再创作”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凭空想象、主观臆断,不利于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编辑思想是编辑技巧的决定因素,而技巧则是为新闻内容而服务的。过分追逐技巧,不以新闻内容真实性、内容挖掘和使命感为基础,技巧也不过是其空中楼阁而已。

2.4具备良好新闻组织协调能力:新闻编辑要时常与各个社会层面的人打交道,与系统各环节发生各种关系。因此,新闻编排和单条新闻编辑之间存在的是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新闻编排就是以单条新闻的编辑为基础的,同时它也为单条新闻的编辑提供了一个价值体现的最终平台,二者的有机融合是出色完成编辑工作的关键。若是将整个新闻宣传队伍比作乐队的话,新闻中心或是新闻部的人就是乐队的指挥,编辑就是吹大号的,他不但指令,而且也发布指令,以确保指令得到百分之百执行。

2.5具备美学素养能力:新闻编辑过程中难免会用到生动、多彩的美学素养的表现工具。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文字、音像、解说和字幕等要素的完美结合。部分经济报道中会用到特技,以提高数字解说的生动性和直观性,而动画和图表的运用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需要。

结束语:经上述总结,编辑的再创作技能是决定新闻编辑是否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重要标尺,它是新闻编辑必备的专业技能。编辑工作技能并不能涵盖一切,信息时代的来临同时也对新闻编辑责任与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编辑在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为人民服务”情操。

2024运动会的稿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通稿;现代传播环境;变化;发展趋势

新闻通稿最先运用于新闻通讯社。起初,新闻通讯社将采写到的一些重要新闻,以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需要稿件的媒体,这种统一的稿件就是新闻通稿。经过不断演变,现今政府、企业、社团等组织,在遇到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热点问题、危机公关时,自行组织撰写稿件,并主动提供给各类媒体,借助媒体平台统一向社会公众,说明、解释相关情况,阐述观点立场,以统一宣传口径,营造有利于组织的舆论氛围,达到理想的公关效果。在传播条件、传播环境大为不同的今天,新闻通稿或延续原有特点,或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呈现出利弊兼具的特点。

新闻通稿被“重用”

如今,除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外,互联网和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方兴未艾。媒介的多样化使得受众对媒介的选择更有余地,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接触信息的总量愈加庞大;传播也由传统的线性传播向非线性传播转变。爆炸式增长的信息使得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面对海量信息,受众的辨知、识别能力越来越弱,价值信息常被不良信息干扰、埋没、驱逐。一旦危机出现,小道消息、谣言、传言将不胫而走,并被无限放大和传播,极易引发公众猜疑、社会动荡。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各类组织越发倾向在危机发生、调查、善后处理等阶段,向社会和大众权威新闻通稿。如2011年5月26日,江西抚州发生连环爆炸,网络上2024此次爆炸的时间、地点、伤亡、原因等说法不一,甚至偏离事实。抚州市委宣传部在第一时间证实了事件,并作简要介绍。待事件有了初步结果之后,及时向国内新闻通稿。5月27日,新华社罕见地就这一突发事件英文新闻通稿,新华社在通稿中简要介绍了事故发生原因、伤亡人数。权威部门、权威媒体的新闻通稿有效地回应了社会关切,打消了公众猜疑,正确引导了大众舆论,特别是网络舆情,防止了谣言恶传和大众情绪波动,维护了社会稳定。

新闻通稿被“滥用”

由于新闻通稿在回应关切、引导舆论、还原真相、击破谣言、危机公关、扩大影响和提升形象等方面具有其他文字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众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频繁甚至泛滥地新闻通稿。一时间,新闻通稿主体呈多元化,级别呈层次化,主题呈多样化,内容呈同质化,其公信力、权威性大打折扣。部分组织通过权力的干预向其能控制的媒体与新闻事实南辕北辙的通稿,以掩盖事实真相,欺骗公众,掩饰自己失职渎职,维护自身特殊利益。2010年6月1日,某地发生拆迁血案,当地政府新闻通稿,将自己说成无辜,肇事者凶残至极,把血案的责任推到肇事者身上。这很快被新华社《望东方杂志》全盘,之后,当地政府保持惊人的沉默。有时,媒体受到通稿提供单位的利益干扰,将人为策划的“宣传性事件”、“关系稿”、公关新闻,甚至是有偿新闻作为新闻通稿予以,使新闻通稿丧失中立态度,陷入利益泥潭,误导受众,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新闻通稿被“活用”

新闻通稿理论和实务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耳熟能详,但相对于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来说则相对比较陌生;或者这些组织与媒体未能建立新闻机制;或者即使建立新闻机制,但对新闻通稿何时发、如何发了解甚微,往往会错过最佳时机,影响公关效果。此时,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在组织和媒体间承接互动的媒介成为组织和媒体间的桥梁。经过发展,互联网开始为各类组织提供新闻媒体公关、新闻媒体报道、新闻通稿等服务、咨询与策划活动,形成了各类组织与媒体间互动传播的网络平台,比较典型的有“新闻通稿网”。这一平台的构建帮助传播者(组织)为传媒者(媒体)提供有价值信息,方便媒体采编、。为传媒人降低信息采集成本,提高信息效率,同时给相关组织省却采写、联系媒体之步骤。是继B2B、B2C电子商务模式之后,开创组织与媒体O2M(Organization To Media)互动传播模式,填补了中国组织与媒体网络互动传播的空白。这一模式的出现,对新闻通稿的专业化发展和速度化采编产生了积极影响。

新闻通稿被“商用”

新闻通稿的这种变化相对于上述第三点表现得更加专业、更加细化、更加具有商品属性。淘宝、当当、卓越等电子商务网站将时下流行的B2C电子商务模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各类商品(含虚拟货币)均能在几大电子商务网站上交易,其中不乏新闻通稿这种刚展露出商品属性的物品。在淘宝网中键入“新闻通稿”,有14个新闻通稿、编辑商家显示出来。通过虚拟业务接触,得知这些、编辑的商家,一般背后拥有一支稳定的写作队伍,或是具有重点院校中文系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是杂志社、报纸等兼职记者编辑,或是从事过网络编辑、公关撰稿和广告文案工作,写作经验较为丰富。、编辑新闻通稿的交易流程和网购无异,不同的只是交易的商品是文字而已。一般情况下,顾客先在线咨询,提出写作要求,说明交稿时间,留下邮箱和电话;然后,拍下相应宝贝并付款给支付宝;商家随即安排专人精心创作;创作完成之后商家将稿件发至顾客邮箱,并电话通知;之后,“卖家”会根据“买家”要求对稿件进行修改,并在后台(邮箱、QQ等)再次“发货”;最后,“买家”在后台确认收货,同意支付宝下款,并进行评价。也许受到传统观念制约,各类组织还不习惯新闻通稿初露端倪的商品属性,编辑业务关注度还不够高,交易量还不够活跃。但这种新的变化昭示的是新闻通稿的产业功能和经济活力,随着各类组织对公共关系越加重视,专业的新闻通稿、编辑业务将会受到更多的欢迎。

20世纪30年代,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引起全美恐慌。在五种媒体常出组合拳的今天,大众传播效果影响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新闻通稿展示出的统治力和重要性,初步显露出的商品属性,伴随而至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新闻通稿的作用,就要发挥其优势,削弱其劣势,这需要标本兼治,内外兼合,具体说来从四方面着手:

遵循新闻本质,提高新闻通稿真实度

真实是新闻的本质。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新闻通稿本质上仍是新闻,必须遵循真实这一根本规律。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也是尊重受众知情权的一种体现。现代传播环境的变化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无明显界限,传播者有可能是受众,受众也有可能是传播者。当突发事件或者危机发生时,受众就是传播者,他们的所见所闻就是信息,网络就是他们信息的平台。如果相关组织以推诿罪责、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借通稿掩盖歪曲事实的真相,无疑是掩耳盗铃之举。在现代信息市场自净之后,必将真假立判,虚假信息便成为欺骗受众知情权的一场闹剧,成为自毁公信力、公共形象的愚蠢之作。对于突发事件中的紧急情况、热点问题中的负面情况,各类组织应真诚对待,不加掩饰,确实关系社会稳定的,允许有所“保留”,但绝对不能讲假话。稿件在报道有损组织形象的负面信息的同时,可充分表达组织采取的应急处置行动和组织领导人亲力亲为的务实之举,通过调动各类力量对事态进行科学控制和善后处理,以合理的调查、解释赢得受众的认同和支持,从而修复受损的组织形象,重新赢得社会大众的尊重及信赖。

履行把关人职责,确保新闻通稿质量

传播学中,把关人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起着信息审核、过滤作用。从整个社会来看,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传媒内部来看,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把关人,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新闻信息在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全过程都存在把关人,但其中编辑对新闻信息的取舍最为重要。新闻通稿作为专业性很强的文种,采写、编辑、过程较为严格。因此,采写、编辑、各环节的把关人都应遵循新闻规律,特别注意新闻通稿内容是否与事实相符,措辞是否恰当,要考虑到出去所产生的社会反响,能否起到预期效果。特别要以新闻职业道德自律,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坚决反对并抵制虚假新闻、“宣传性事件”、“关系稿”、公关新闻和有偿新闻,力求以公正、中立的态度报道事件,还原真相,引导舆论,维护公信力。

强化商品属性,释放新闻通稿活力

有人担忧新闻通稿被赋予商品属性后,会使创作人成为组织的“御用笔杆子”,会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也许在新闻通稿市场化、产业化的初期,一些媒体为了经济利益,为了市场占有率,会盲目迎合客户的需要,出现诸如“有偿新闻”、“关系稿”等违背新闻原则的情况。但是,一个产业、一个市场有自己的行业规则,有自己的自净能力,有自己的竞争环境。在新闻通稿市场不断成熟、讲究长远效益的环境下,那些违反行业规则,背离新闻规律,投机取巧的新闻通稿必将遭到行业鄙夷和受众唾弃,其自然也就失去了受众和市场。当然,在这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扶持,特别是要出台鼓励新闻产品商品属性发展政策,放宽新闻产品商品属性的相关权限,激活新闻产品商品属性的活力,力求在政策层面为新闻产品商品属性发展扫清障碍,促进新闻产品的繁荣。

加大教育监督力度,促进新闻通稿健康发展

在新闻通稿传播链中,宣传者是核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关系到新闻通稿的写作质量和传播质量。作为宣传者培养摇篮的各大高校或教育基地,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新闻真实性、新闻职业道德以及相关传播学知识的传授,要结合西方优秀的新闻思想进行教育,并注重运用正反两方面例子教学,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式提升宣传工作者的新闻综合素养,从源头上提升新闻通稿的质量。同时,要出台专门的、操作性强的新闻法规,对新闻创作、传播过程以及效果等方面层层规范,对各种新闻现象分门别类、概括归纳,以更加细化的规章制度及政策,更加科学的处理方式,规范新闻通稿在内的各类新闻行为,为打击各种新闻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推进新闻工作的法治化进程。监管方面,新闻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新闻通稿写作、的审核、监督、检查、问责力度,一方面严格限制各类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新闻通稿,要求新闻通稿单位在时要报监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要建立新闻通稿问责制度,对违背新闻事实,引起公众反感,误导舆论方向,造成极坏影响的新闻通稿作者和者,要追究其责任。

在新闻通稿广泛运用的今天,根本上需要新闻教育者、新闻工作者,以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适应现代传播环境变化,使新闻通稿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商品化,最终将新闻通稿用好、用活。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规划项目《新闻通稿在现代传播环境下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W1111)

2024运动会的稿件范文第5篇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运会期间,大众网共刊发与全运相关的文字稿件12000余篇、图片3000余幅、音视频作品2000余件、现场直播100余场、在线访谈80余人次。无论是报道的数量还是质量,均前所未有,既锻炼了采编队伍,也使大众网作为“山东第一新闻网站”的影响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策划创新:十六个专题展示全景全运

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新闻的聚集效应,可以把分散的新闻资源整合成一个整体,制作成新闻专题,给读者和网友以强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为了更好地提升全运报道的传播效果,全运会期间,大众网前后共推出了16个新闻专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全运会的各大热点,揭示了“全民全运”的深刻主题。这其中,既有场面宏大震撼、给网民以视觉享受的全运会开闭幕式专题,也有整2024团各媒体报道资源,展示集团全运报道整体形象的“大众报业百名记者报全运”专题;既有综合报道全运会各项赛事的“直通全运”专题,也有聚焦热点明星的“刘翔‘西柳’再飞翔”专题;既有独家网上全媒体直播的“全运圣火采集”、“传递”专题,也有体现“全民全运”的“全运动起来”专题;既有集纳全运精彩影像的“全运回忆”专题,也有汇聚网友品评全运妙语连珠的“全运茶座”专题……每一个专题都最大限度地整合相关的报道,文、图、视频一应俱全,既自成体系,又相得益彰。

在专题的页面设计方面,大众网也进行了大胆的突破,根据全运会赛事的特点,更加强调页面的视觉冲击力,采用大幅背景图片铺底,加大视频窗口和图片的面积,并运用Fla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网友一打开网页就能被吸引,极大地提升了专题的点击率。

首页创新:彰显最特色的新闻和最特色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报道全运盛况,大众网还对网站首页进行了全新改版,推出了全运版首页:在最上部最醒目位置增加了“十一运会精彩视频点播”、“十一运会奖牌榜”、“大众报业全运全报道”三大专栏。这种网站页面的创新,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除了这三大专栏之外,大众网还在首页突出位置开辟了“全运会大众网全媒体报道”、“全运视窗”等专栏,第一时间呈现大众网记者带来的全运报道,集团各媒体、新华社及其他媒体的全运报道,也在要闻区等位置择优编发。

这样做,鲜明地突出了网站的全运主弦律。全运会期间,大众网首页全运报道的日更新量达近百条之多,做到了精彩、快速、准确。重点赛事,特别是山东运动员夺金的赛事,都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很多赛果的时间早于新华社,在媒体的竞争中抢到了先机。

报道创新:全媒体报道发出独家立体声

此次十一运会的报道,大众网一改过去以整合传统媒体报道为主的方式,更加注重网站新闻的原创性,既进一步提升网站的影响力,也锻炼了采编队伍。大众网全媒体采访中心全员参与全运报道工作,平均日发稿量达数百篇之多。为了更加突出报道的特色,培植自己的名编名记,大众网还专门为前方记者设立了特色专栏,集中刊发他们的优秀稿件。分别运用深度特写、视频、音频、评论、揭秘等方式,从不同侧面,对全运会进行了全媒体报道,这在地方网络媒体中尚属首次。

创办首个视频节目。《全运走着 瞧》是大众网首个视频节目,每天一期,用视频语言解读赛事之外的焦点。

首次大规模运用音频手段播报。《赛场听新闻》是一档用音频播报的新闻栏目,主持人在现场将音频采访以及对现场音的2024第一时间到网上,补充了图文、视频因需要时间下载,相对滞后的问题。

进行了40余场冠军和热点人物视频访谈。在后方直播间,还与齐鲁晚报共同推出了大型访谈节目《常回家看看》。

在大众网刊发的全运报道重头稿件中,大众网记者自己采写的稿件达70%以上。很多独家首发稿件被国内众多知名网站转载。

以上做法,都使报网互动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

互动创新:手机报读者、网民记者介入内容制作

互动也是网络媒体的一大特色,为了提高网友参与全运的热情,更好地报道全运,早在全运开幕前一个月,大众网发出倡议,利用大众论坛、手机报等渠道招募120名网民记者,以博客的形式报道全运会,力求从赛场内外展现一个全方位的精彩奥运。

大众网“敢当时评”频道从10月16日起开通“全运茶座”栏目。栏目专供社会各界网友根据每天全运赛况、进程刊发独家“全运观点”,并与网友进行在线互动。栏目开通期间,大众网每天拿出千元稿酬,择优发放。自全运开幕至今,评论专题已刊发各类评论稿件230余篇,其中75%以上的稿件为本网原创首发。“全运茶座”按照栏目设置把评论作者分成三级――知名专家、学者和集团资深体育编辑、记者为一级,媒体同行评论文章为一级,大众网网友和“网民记者”为一级,实现了三级评论覆盖,既为报道全运提供了舆论支持,又有效提高了网友对网站的关注度。

全运赛事期间,互动评论部主办了“迎全运精彩瞬间摄影大赛”。摄影大赛围绕“和谐中国,全民全运”这一主题,捕捉山东因筹备全运正在发生的各种巨大变化,记录全运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和花絮,传播全运精神,展示好客山东形象。

大众论坛是山东最大的互动论坛,每天有上万名网友上网发帖。在全运期间,论坛每天都及时组织评论引导公众,把负面情绪化解在萌芽状态,并把相关信息编成舆情信息汇报给2024领导和部门。从舆论反馈情况看,这些努力都收到了积极有效的成果。

大众网还以冠名的形式,联合2024企业在论坛开辟了“全运奖牌有奖竞猜”、“刘翔成绩有奖竞猜”等互动栏目,极大地提高了网友的参与热情。

手机报不仅作为一种媒体快捷地报道了全运会,更展示了手机媒体的独特优势――和读者的互动。通过手机短信这一方便快捷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点评全运、报道全运的平台。本届全运会最受关注的两大热点:开幕式和刘翔参赛,手机报都做足了和读者的互动文章。

技术创新:“高清”上线、无线直播

大众网全运报道的另一大亮点是运用技术理念的创新引领新技术手段的升级。

网络视频直播、点播成为亮点,创历届全运会官方网站之先河。大众网高清视频直播,设计了更加人性化的视频页面,优化了视频播出效果。根据网友不同带宽的需求,设计了“高清”、“标清”、“流媒体”三种接入模式,使网站视频播放更流畅也更清晰。通过与电视信号的转接,实现了对全运赛事的24小时不间断直播;通过视频编辑的精心处理,实现了开闭幕式和精彩赛事的实时点播。

报道技术手段的升级还体现在稿件的采集和传输全面进入3G时代,此次全运会报道,大众网采用联通“沃?3G”技术,在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地方实现了稿件的全地域、全天候实时传送,保证了全运报道的及时快速。得益于3G技术的应用,大众网实现了岱顶全运圣火采集、全运会开闭幕式以及多场全运赛事的现场直播,做到了实时发稿,实时刊发。

服务创新:全面展示集团各媒体“全运全报道”

为了做好东道主,积极引领网络新闻舆论,大众网联合十一运官方网站成立了全运会新闻史上首个网络报道联盟,60余家中央、地方重点网站和著名商业网站参与全运联合报道。赛事期间,大众网的新闻同时提供给联盟的各成员,第一时间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极大地压缩了网上负面新闻的舆论空间。

大众网还着眼大局,为外地网媒提供服务,要车有车、要设备有设备,利用自己采访对象多的优势做活资源配置文章。与人民网、网易、东方网、浙江在线等众多网站做了大量联合访谈,进一步提高了网站的影响力,也受到合作媒体的交口称赞。

大众网还专门制作了“大众报业集团全运全报道”新闻专题,并在首页最突出位置推出,专题以“记者墙”的形式全景展示了集团各媒体100多位前方记者的照片和作品。截至全运闭幕,该专题刊发集团各媒体记者的稿件数千篇,极好地展示了大众报业集团的整体形象。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在浏览了这一专题页面后,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